POD年會參與心得分享

POD年會參與心得分享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綜合企劃組

本文整理/徐芝君(教學發展中心研究員)

POD年會主題多元,分享討論氣氛濃烈

  2015年第40屆高等教育專業與組織發展網絡」年會(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簡稱為POD)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市(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盛大舉行,本次主題為「Back to the Future: Critical Reflection, Effective Practice」,超過八百多人參與,成員多為美國當地教學發展相關單位的教學諮詢人員、教授、碩博士生。

POD年會一共進行五天 (11.04-11.08),會議正式開始前,開設了12場次工作坊(Workshop)。正式會議除了主題講座外,還包括各式互動場次(Interactive Sessions)、圓桌討論場次(Roundtable Sessions)、研究場次(Research Sessions)及海報場次(Poster Sessions)等等,結合學術研究、實務分享與專業對話之多種形式,尤其以專業對話為主的互動平台,為教與學研究的學者和實務工作者提供訊息交換和專業學習之園地,同時激發參與者探觸新的想法與做法。此次參與場次內容與心得重點,說明如後:

透過「品質」與「收集難度」二維思考架構,評估教學與計畫的成效

pod03

  本討論場次是由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與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Chad Hershock、Rachel Niemer及Marsha Lovett帶領。他們讓參與者看一次性工作坊與長期SIG(特殊興趣小組)的問卷結果,結果看起來是前者改變優於後者,但當活動帶領者給予參與成員上述工作坊與SIG的質性訪談資料,大家檢視資料並討論後發現,若從質性資料來看, SIG小組教師的教學改變比原來參與一次性活動教師有更深刻對於教學改變之思考、過程與方法策略等描寫。
因此,活動接下來,帶領人提出一個「品質」與「收集難度」的二維思考架構(右圖),讓成員們相互討論,對於各類教學服務對教師教學是否能達到實質效果的資料裡,有哪些資料?有哪些是容易取得,同時也是高品質的?大家會提到學生成績容易取得,但是不是好的品質。或有人提到,參與活動的教師介紹給別的老師,可能也是個好指標,容易取得也是好品質。整個會場有非常熱絡的討論。

讓大學教師實踐社群有機發展,才能持續運作與成長

  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Christine Lupton和 Karen Skibba兩位教師發起大學教師學習社群的圓桌論壇,她們大學教師的學習社群不容易發展,雖然有些任務導向的社群,多半在任務結束後就中斷,而非任務型的學習社群,若無行政支援,也就慢慢散掉。

  因此,有些教發中心主任認為,大學教師的實踐社群應該是有機發展,在大學內形成學習生態系統,且允許多樣性的功能和運作,讓教師依據需求評估自己的投入程度,如此才能協助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由自己決定增能的時間與方式等。一些參與者也認為,社群若能持續運作,參與者的特質與組成是主要因素,且社群本身會變化,並非由行政單位規劃便可推動。教師學習或實踐社群所設定的目標、成員的友善和包容關係、互惠分享的網絡、以及獲得大學的支持等,都是教師實踐社群可以持續發展的幾個重要因素。

使用增能研習、教學方法、評量歷程、課綱、課程內容及學生評價等標準,來評估卓越教學

  本互動場次是由威斯康辛大學綠灣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Green Bay)、都會大學(Metropolitan University)及麥克凱德利大學(McKendree University)的Regan Gurung、Aaron Richmond及Guy Boysen主講,他們根據研究發展一分卓越教學的特質及實務,並認為教師發展者(Faculty developer)可將這份特質當做標準,來激勵老師,標準包括增能研習、教學方法、評量歷程、課綱、課程內容及學生評價等六個標準,並依此編製了一份卓越教學能力自我評估量表(The Model Teaching Competencies Self-Assessment Scale)。

與多所大學共同成立TPOD,持續挹注於高等教育的研究與開發

  本次POD年會是由陳昭珍教務長帶領教學發展中心卯靜儒主任、陳佩英副主任及徐芝君研究員,前往觀摩學習並建立資源網絡。希冀透過年會參與,開拓國際視野,透過宏觀角度思考臺灣高等教育的教學專業發展。

  本校於2015年11月與臺大、成大、北醫大、屏科大、馬偕及宜大於成立臺灣高等教育專業與組織發展網絡(Taiwan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簡稱TPOD),積極促進臺灣高等教育育教學專業之發展,任務包括建立臺灣高等教育教學專業發展人員網絡、舉辦或參與國內外高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工作坊、社群或分享活動,提升國內高等教育相關專業研究與國際能見度等等。

回上一頁